开发者

一文详解Go语言切片是如何扩容的

开发者 https://www.devze.com 2023-04-10 10:45 出处:网络 作者: AlwaysBeta
目录声明和初始化扩容时机源码分析go1.17go1.18内存对齐总结在 Go 语言中,有一个很常用的数据结构,那就是切片(Slice)。
目录
  • 声明和初始化
  • 扩容时机
  • 源码分析
    • go1.17
    • go1.18
    • 内存对齐
  • 总结

    在 Go 语言中,有一个很常用的数据结构,那就是切片(Slice)。

    切片是一个拥有相同类型元素的可变长度的序列,它是基于数组类型做的一层封装。它非常灵活,支持自动扩容。

    切片是一种引用类型,它有三个属性:指针长度容量

    一文详解Go语言切片是如何扩容的

    底层源码定义如下:

    typeslicestruct{
    arrayunsafe.Pointer
    lenint
    capint
    }
    
    • 指针: 指向 slice 可以访问到的第一个元素。
    • 长度: slice 中元素个数。
    • 容量: slice 起始元素到底层数组最后一个元素间的元素个数。

    比如使用 make([]byte, 5) 创建一个切片,它看起来是这样的:

    一文详解Go语言切片是如何扩容的

    声明和初始化

    切片的使用还是比较简单的,这里举一个例子,直接看代码吧。

    funcmain(){
    varnums[]int//声明切片
    fmt.Println(len(nums),cap(nums))//00
    nums=append(nums,1)//初始化
    fmt.Println(len(nums),cap(nums))//11
    
    nums1:=[]int{1,2,3,4}//声明并初始化
    fmt.Println(len(nums1),cap(nums1))//44
    
    nums2:=make([]int,3,5)//使用make()函数构造切片
    fmt.Println(len(nums2),cap(nums2))//35
    }
    

    扩容时机

    当切片的长度超过其容量时,切片会自动扩容。这通常发生在使用 append 函数向编程客栈切片中添加元素时。

    扩容时,Go 运行时会分配一个新的底层数组,并将原始切片中的元素复制到新数组中。然后,原始切片将指向新数组,并更新其长度和容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扩容会分配新数组并复制元素,因此可能会影响性能。如果你知道要添加多少元素,可以使用 make 函数预先分配足够大的切片来避免频繁扩容。

    接下来看看 append 函数,签名如下:

    funcAppend(slice[]int,items...int)[]int
    

    append 函数参数长度可变,可以追加多个值,还可以直接追加一个切片。使用起来比较简单,分别看两个例子:

    追加多个值:

    packagemain
    
    import"fmt"
    
    funcmain(){
    s:=[]int{1,2,3}
    fmt.Println("初始切片:",s)
    
    s=append(s,4,5,6)
    fmt.Println("追加多个值后的切片:",s)
    }
    

    输出结果为:

    初始切片: [1 2 3]

    追加多个值后的切片: [1 2 3 4 5 6]

    再来看一下直接追加一个切片:

    packagemain
    
    import"fmt"
    
    funcmain(){
    s1:=[]int{1,2,3}
    fmt.Println("初始切片:",s1)
    
    s2:=[]int{4,5,6}
    s1=append(s1,s2...)
    fmt.Println("追加另一个切片后的切片:",s1)
    }
    

    输出结果为:

    初始切片: [1 2 3]

    追加另一个切片后的切片: [1 2 3 4 5 6]

    再来看一个发生扩容的例子:

    packagemain
    
    import"fmt"
    
    funcmain(){
    s:=make([]int,0,3)//创建一个长度为0,容量为3的切片
    fmt.Printf("初始状态:len=%dcap=%d%v\n",len(s),cap(s),s)
    
    fori:=1;i<=5;i++{
    开发者_Js入门s=append(s,i)//向切片中添加元素
    fmt.Printf("添加元素%d:len=%dcap=%d%v\n",i,len(s),cap(s),s)
    }
    }
    

    输出结果为:

    初始状态: len=0 cap=3 []

    添加元素1: len=1 cap=3 [1]

    添加元素2: len=2 cap=3 [1 2]

    添加元素3: len=3 cap=3 [1 2 3]

    添加元素4: len=4 cap=6 [1 2 3 4]

    添加元素5: len=5 cap=6 [1 2 3 4 5]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长度为 0,容量为 3 的切片。然后,我们使用 append 函数向切片中添加 5 个元素。

    当我们添加第 4 个元素时,切片的长度超过了其容量。此时,切片会自动扩容。新的容量是原始容量的两倍,即 6

    表面现象已经看到了,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到源码层面,看看切片的扩容机制到底是什么样的。

    源码分析

    在 Go 语言的源码中,切片扩容通常是在进行切片的 append 操作时触发的。在进行 append 操作时,如果切片容量不足以容纳新的元素,就需要对切片进行扩容,此时就会调用 growslice 函数进行扩容。

    growslice 函数定义在 Go 语言的 runtime 包中,它的调用是在编译后的代码中实现的。具体来说,当执行 append 操作时,编译器会将其转换为类似下面的代码:

    slice=append(slice,elem)
    

    在上述代码中,如果切片容量不足以容纳新的元素,则会调用 growslice 函数进行扩容。所以 growslice 函数的调用是由编译器在生成的机器码中实现的,而不是在源代码中显式调用的

    切片扩容策略有两个阶段,go1.18 之前和之后是不同的,这一点在 go1.18 的 release notes 中有说明。

    下面我用 go1.17 和 go1.18 两个版本来分开说明。先通过一段测试代码,直观感受一下两个版本在扩容上的区别。

    packagemain
    
    import"fmt"
    
    funcmain(){
    s:=make([]int,0)
    
    oldCap:=cap(s)
    
    fori:=0;i<2048;i++{
    s=append(s,i)
    
    newCap:=cap(s)
    
    ifnewCap!=oldCap{
    fmt.Printf("[%d->%4d]cap=%-4d|afterappend%-4dcap=%-4d\n",0,i-1,oldCap,i,newCap)
    oldCap=newCap
    }
    }
    }
    

    上述代码先创建了一个空的 slice,然后在一个循环里不断往里面 append 新元素。

    然后记录容量的变化,每当容量发生变化的时候,记录下老的容量,添加的元素,以及添加完元素之后的容量。

    这样就可以观察,新老 slice 的容量变化情况,从而找出规律。

    运行结果(1.17 版本):

    [0 ->   -1] cap = 0     |  after append 0     cap = 1   

    [0 ->    0] cap = 1     |  after append 1     cap = 2   

    [0 ->    1] cap = 2     |  after append 2     cap =python 4   

    [0 ->    3] cap = 4     |  after append 4     cap = 8   

    [0 ->    7] cap = 8     |  after append 8     cap = 16  

    [0 ->   15] cap&phpnbsp;= 16    |  after append 16    cap = 32  

    [0 ->   31] cap = 32    |  after append 32    cap = 64  

    [0 ->   63] cap = 64    |  after append 64    cap = 128 

    [0 ->  127] cap = 128   |  after append 128   cap = 256 

    [0 ->  255] cap = 256   |  after append 256   cap = 512 

    [0 ->  511] cap = 512   |  after append 512   cap = 1024

    [0 -> 1023] cap = 1024  |  after append 1024  cap = 1280

    [0 -> 1279] cap = 1280  |  after append 1280  cap = 1696

    [0 -> 1695] cap = 1696  |  after append 1696  cap = 2304

    运行结果(1.18 版本):

    [0 ->   -1] cap = 0     |  after append 0     cap = 1

    [0 ->    0] cap = 1     |  after append 1     cap = 2   

    [0 ->    1] cap = 2     |  after append 2     cap = 4   

    [0 ->    3] cap = 4     |  after append 4     cap = 8   

    [0 ->    7] cap = 8     |  after append 8     cap = 16  

    [0 ->   15] cap = 16    |  after append 16    cap = 32  

    [0 ->   31] cap = 32    |  after append 32    cap = 64  

    [0 ->   63] cap = 64    |  after append 64    cap = 128 

    [0 ->  127] cap = 128   |  after append 128   cap = 256 

    [0 ->  255] cap = 256   |  after append 256   cap = 512 

    [0 ->  511] cap = 512   |  after append 512   cap = 848 

    [0 ->  847] cap = 848   |  after append 848   cap = 1280

    [0 -> 1279] cap = 1280  |  after append 1280  cap = 1792

    [0 -> 1791] cap = 1792  |  after append 1792  cap = 2560

    根据上面的结果还是能看到区别的,具体扩容策略下面边看源码边说明。

    go1.17

    扩容调用的是 growslice 函数,我复制了其中计算新容量部分的代码。

    //src/runtime/slice.go
    
    funcgrowslice(et*_type,oldslice,capint)slice{
    //...
    
    newcap:=old.cap
    doublecap:=newcap+newcap
    ifcap>doublecap{
    newcap=cap
    }else{
    ifold.cap<1024{
    newcap=doublecap
    }else{
    //Check0<newcaptodetectoverflow
    //andpreventaninfiniteloop.
    for0<newcap&&newcap<cap{
    newcap+=newcap/4
    }
    //Setnewcaptotherequestedcapwhen
    //thenewcapcalculationoverflowed.
    ifnewcap<=0{
    newcap=cap
    }
    }
    }
    
    //...
    
    returnslice{p,old.len,newcap}
    }
    

    在分配内存空间之前需要先确定新的切片容量,运行时根据切片的当前容量选择不同的策略进行扩容:

    • 如果期望容量大于当前容量的两倍就会使用期望容量;
    • 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小于 1024 就会将容量翻倍;
    • 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大于等于 1024 就会每次增加 25% 的容量,直到新容量大于期望容量;

    go1.18

    //src/runtime/slice.go
    
    funcgrowslice(et*_type,oldslice,capint)slice{
    //...
    
    newcap:=old.cap
    doublecap:=newcap+newcap
    ifcap>doublecap{
    newcap=cap
    }else{
    constthreshold=256
    ifold.cap<threshold{
    newcap=doublecap
    }else{
    //Check0<newcaptodetectoverflow
    //andpreventaninfiniteloop.
    for0<newcap&&newcap<cap{
    //Transitionfrjsomgrowing2xforsmallslices
    //togrowing1.25xforlargeslices.Thisformula
    //givesasmooth-ishtransitionbetweenthslSJxMetwo.
    newcap+=(newcap+3*threshold)/4
    }
    //Setnewcaptotherequestedcapwhen
    //thenewcapcalculationoverflowed.
    ifnewcap<=0{
    newcap=cap
    }
    }
    }
    
    //...
    
    returnslice{p,old.len,newcap}
    }
    

    和之前版本的区别,主要在扩容阈值,以及这行代码:newcap += (newcap + 3*threshold) / 4

    在分配内存空间之前需要先确定新的切片容量,运行时根据切片的当前容量选择不同的策略进行扩容:

    • 如果期望容量大于当前容量的两倍就会使用期望容量;
    • 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小于阈值(默认 256)就会将容量翻倍;
    • 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大于等于阈值(默认 256),就会每次增加 25% 的容量,基准是 newcap + 3*threshold,直到新容量大于期望容量;

    内存对齐

    分析完两个版本的扩容策略之后,再看前面的那段测试代码,就会发现扩容之后的容量并不是严格按照这个策略的。

    那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growslice 的后半部分还有更进一步的优化(内存对齐等),靠的是 roundupsize 函数,在计算完 newcap 值之后,还会有一个步骤计算最终的容量:

    capmem=roundupsize(uintptr(newcap)*ptrSize)
    newcap=int(capmem/ptrSize)
    

    这个函数的实现就不在这里深入了,先挖一个坑,以后再来补上。

    总结

    切片扩容通常是在进行切片的 append 操作时触发的。在进行 append 操作时,如果切片容量不足以容纳新的元素,就需要对切片进行扩容,此时就会调用 growslice 函数进行扩容。

    切片扩容分两个阶段,分为 go1.18 之前和之后:

    一、go1.18 之前:

    • 如果期望容量大于当前容量的两倍就会使用期望容量;
    • 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小于 1024 就会将容量翻倍;
    • 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大于 1024 就会每次增加 25% 的容量,直到新容量大于期望容量;

    二、go1.18 之后:

    • 如果期望容量大于当前容量的两倍就会使用期望容量;
    • 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小于阈值(默认 256)就会将容量翻倍;
    • 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大于等于阈值(默认 256),就会每次增加 25% 的容量,基准是 newcap + 3*threshold,直到新容量大于期望容量;

    到此这篇关于一文详解Go语言切片是如何扩容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Go语言切片扩容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