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流量非正常消耗成为通病
用户的实际通信费用没有下降,费用下降的感觉
在流量费用下降的大背景下,偷窃流量成为网络热词。原来一个g足够一个月,现在不到十五天。许多用户开始质疑手机流量的异常消耗。
《经济参考报》记者对部分用户手机流量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用户流量过度消耗、运营商流量计费方式不够完善等现象确实存在,已成为通信资费降低的一大掣肘。
手机流量越跑越快
随着5G网络时代临近,现有网络的提速降费成为各方关切。在多方的敦促下,各运营商开始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推出流量重叠包、闲暇时流量包等战略来满足相关的收费指标。但是,各项优惠措施实施后,很多用户反映手机流量越快,实际费用支出越低。
在网上的吐槽贴纸中,被称为麦卡伦的网民说,他的手机有时在一秒钟内使用了200万亿流量。向运营商投诉后,呼叫人员返还了一部分流量,但责任应归咎于用户的手机。
《经济参考报》记者联系了另一位杭州网民益田,他说自己平时的流量基本上一个月的2GB左右,前两个月特意更换了3GB的课程,没想到当月20日的流量用完了。于是,暂时追加了2个1GB流量包,几天后收到邮件,说流量用完了。
所谓的手机流量,简单来说就是手机和服务器之间交换的数据大小。在质疑运营商偷窃流量的一方面,作为移动数据业务价值链的主导者,经营者通过技术手段偷窃用户流量,在技术上可以说不费力气,在利益的驱动下难以推测偷窃流量的结论。
流量究竟是如何计算的?据通信专家介绍,用户使用的流量分为上行数据和下载数据,当用户需要访问某网站时,先要发送请求信号,从而产生一定的上行数据流,该网站将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用户,从而产生下载数据,两部分相加则是用户所消耗的总流量。
目前,在流量使用注意事项中,运营商采取流量费用500元或1000元的限制措施,减少用户因流量使用异常而损失。同时会有短信即时提醒,告知用户流量消耗情况。
运营商偷流量说法并不成立
在独立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看来,运营商修改用户流量数据或许得不偿失,假设运营商要黑用户的流量,其改造系统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偷流量带来的收入要更多。
不少用户表示,运营商无法提供手机流量的精准详单,如同电话详单一样,能够清楚看到每KB流量的具体去处。
据某运营商技术人员介绍,运营商流量的统计是通过IP和URL进行统计的,而不是计算哪个应用程序进行了在线操作。向用户展示这些访问的IP和URL,其数据量极大,对于哪些应用程序和操作导致流量异常的意义不大。
一些用户建议,手机上安装的安全软件统计的流量和运营商的统计为什么不同?据专家介绍,手机安全软件是根据检测手机网卡产生的数据流量来统计用户消耗的流量,运营商是根据基站等运营商自身的系统来统计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误差是正常的,差异过大的话,有一方可能会出问题。
为此,《经济参考报》记者联系了浙江省质监局和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双方在研究院通信参数实验室进行了通信流量检测试验,以验证运营商对流量测算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三台多制无线通信网络流量监测器中随机插入三大运营商SIM卡,下载相同文件,重复测试数为10次,流量检测数据偏差值均为0.1%至0.15%。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杰表示,监控器没有安装其他软件,是100%纯粹的系统。从检测结果的比较来看,与运营商提供的流量统计几乎没有区别,因此运营商调整计算方式偷窃流量的说法并不成立。
杭州某运营商市场部负责人黄先生表示,运营商对流量收费有严格的规范,每个运营商都有独立的后台收费系统,生成用户流量使用行为的详细信息,根据用户包装内容收费,全过程由工信部监督监督。
减少费用获得感
业内专家分析,运营商偷窃流量的说法主要是由于用户的认知错觉而产生的,但在网速和网络垄断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用户的流量越多
易观分析师赵子明表示,在用户层面,由于流量使用习惯逐渐形成,用户频繁开启数据服务,导致流量消耗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很多手机app为了及时提醒用户更新推送各种消息,往往会选择自动连接网络进行更新,此时流量也会悄悄消耗。
在360网络安全专家裴智勇看来,除了个别的大流量盗窃事件外,实际上流量的非正常消耗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通病,每天都有大量的流量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裴智勇举个例子,他的团队发现了移植到手机正常应用程序中的木马病毒。只要用户安开发者_StackOverflow中文版装了带病毒的手机应用程序,即使滑动解锁屏幕的小动作也会消耗一定的流量。一次解锁消耗0.76MB流量,一个手机用户每天解锁150次,意味着一天消耗100MB流量。
如果流量异常增加,很可能是手机应用程序的原因。例如,程序有病毒,或者个别应用程序的功能设定和开发有问题,某个版本开发时有错误,正好用户点击,产生了大量的流量。
流量偷跑问题也与手机系统有关。据360手机安全专家介绍,Android系统对应用权限开放,允许多程序同时运行,即使用户退出某个程序后,该程序也可能在后台继续运行,消耗流量。据统计,2017年全国消费者手机流量达到235亿GB,比2016年增长166%。同时,用户每月的平均使用流量也从2016年的778MB增加到1775MB,增长率达到128%。赵子明认为,用户使用流量的增长率超过收费率时,用户的通信支出不会下降。
现在,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许多人在网上游泳的标准。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一半以上的中国人成了网友。因此,网络覆盖、上网速度、流量资费是关乎民生改善的大事。中国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说。
实际上,现在的加速费不是降低消费者的通信费用总支出,而是降低手机、宽带的单位流量费用价格。独立电信分析师冯远江表示,在降低费用的过程中,运营商没有降低流量销售价格,而是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经营战略。例如,赠送当地流量和闲暇流量等,用户的月消费总支出没有减少,但流量的使用总支出增加,实现了降低费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源认为,在降低费用的理解中,用户和企业存在差异。用户理解的降价是直接降低通信支出,企业理解的降价是降低相关业务单价,实现薄利多销。因此,移动通信的加速费用在一些方面得不到用户的普遍认可。
对此,杭州某运营商市场部负责人黄先生表示,加速费用下降工作受业务调整、网络升级、系统改造、渠道落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每个用户最终享受相关优惠和感知上升也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