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决策研究组发现,受贿金额越多,受贿行为对大脑的刺激就越大。这一说法促使外界讨论是否可利用药物或治疗方法抑制腐败,“吃药反腐”说随之引发关注。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纾否认课题与腐败、贿赂行为有任何关联,主要是为了研究什么样的脑神经机制会导致“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开发者_高级运维平原则”这一社会现象。相关专家分析认为,“吃药反腐”本身并不可靠,反腐关键还要靠制度。
潘征Andy 2021-11-05 20:01
****即使真的存在这种可能,也不能将之作为反腐手段,因为开发者_运维知识库官员不是小白鼠,更不是病人,岂能服药预防腐败?假如对金钱的贪婪可以服药预防,对于全民皆有的人性缺点,可否以全民服药来减少呢?显然不能。可见,“吃药反腐”不过是大众想象力的一次发挥而已,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其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关注并讨论此事,这里面似乎透露出一种心情:“吃药反腐”最大的好处在于提前预防,假如在腐败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反腐的效果无疑将更好。也许,“吃药反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