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人们对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并不陌生城市中随处可见的AI场景及应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面部识别,让城市通勤、居家有了更便捷的体验;AI模拟成像,让古风甚至穿越成为可能;智能算法的物品筛选,让购物实现千人千面。而随着接踵而来的核心技术的突破、重磅落地的技术前沿革新,超级人工智能的诞生及应用让社会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方面认为AI可极大提升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则强调AI颠覆性的发展与存在,或将在未来大面积取代人类,并带来伦理层面的挑战。
AI伦理,顾名思义就是AI的伦理学,亦称作道德哲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的系统性思考和研究。人类对于AI伦理相关的话题,探讨已久。数据科学家凯西奥尼尔则在《算法霸权:数学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一书中,描述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导致的偏见和不公。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经说过,彻底的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特斯拉公司CEO,伊隆面具认为人工智能是恶魔,但人类不一定有控制这个恶魔的能力。
但即使如此,从1950年的图灵测试落地到今天的人工智能城市AITY的诞生,AI的发展也很明显,在曲折中继续前进,其中混杂的AI伦理也成为AI发展对社会影响的舆论焦点算法决策能否保证结果公平越来越多的超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人投入使用时,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如何处理?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甚至超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失控吗?所有这些关乎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类社会基本运营法则的影响的讨论,都属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范畴。
这些专家和学者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机器学习、深入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使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不断学习,实现自主学习和进化。现在在很多领域,例如饮食、社会服务、巡逻检查等,人工智能代替人开展了很多工作。未来在某些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做出比人类更高效、更准确、更科学的预测和决算。人工智能进化到足够的高度,产生类似人的感情和人性,甚至与人类伦理相似的道德伦理观,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是什么,伦理学中人的地位会发生变化吗?这些当前并未清晰定义的问题关系到未来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
AI伦理的5大热点领域
随着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围绕人工智能伦理,已经有了明确的问题聚焦。算法歧视、数据隐私、安全与责任、机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科技贫困是当前AI伦理5大热点研究领域。
算法歧视算法基于现有数据进行未来预测,算法模型和数据输入大大决定了预测结果。算法开发设计者自身的价值判断不能保证嵌入算法系统。
数据隐私人工智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的关联性,促进了大量数据的收集和流动。通过人工智能终端,后台服务器可以轻易读取个人的活动信息,公共区域高清摄像头随时捕捉行人、行车信息,人脸识别系统轻松抓取面部生物特征,个人、企业的数据隐私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讨论。深度伪造技术的应用也出现了滥用个人信息、制造虚假导向等问题。
安全与责任自动驾驶汽车造成,机器人也受伤。人工智能系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也存在网络黑客篡改汽车数据的危险,发生相关安全和责任问题时,如何判断责任。
机器人与人的关系人工智能与人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还是友好的交流,和谐共生?机器人是否应该得到意识觉醒,机器是否对人类产生反控制,机器人与人的关系应该如何定义。
科技贫困人工智能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人工,人工智能取代人工资源,使人工劳动力面临失业风险。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高精尖的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可能产生人工智能技术被少数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垄断的情况,而造成财富格局的固定化、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可以看到,AI伦理的5大焦点研究领域实际上涵盖了从科技发展到经济增长,乃至人类安全和社会稳定等诸多重大问题,仅靠学界提出呼声,显然是不够的。令人高兴的是,包括各国政府在内的各种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了AI伦理的讨论和探索。特别是一些新技术公司从自己的业务出发,为人工智能伦理的阐述和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新思路。
由多方构建的世界知识
2015年以后,随着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城市智能领域的广泛应用,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研究机构开始积极探索AI伦理。2019年,我国建议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进行科技伦理相关规范和研究,2020年该委员会正式成立。2021年1月1日,新《民法典》正式实施,从保障公众私生活安宁权、构建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到全面构建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及时应对AI等新技术,描述了人格权的挑战。
欧洲委员会在《人工智能白皮书》中提出,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类福利,AI以人为本,赋予道德,可持续发展,尊重最基本的权利和价值欧盟委员会提出可靠的AI,明确了三个基本原则:一、AI应符合法律规定二、AI应符合伦理原则三、AI应具有可靠性。
IEEE(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道德规范设计》,声称将价值观植入自主智能化系统,并将体现人权的最高立项纳入人工智能和自主化系统的一般原则。生命未来研究所提出的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中,从价值归属、司法透明、共同繁荣等13个方面对人工智能系统和应用提出了要求。
与此同时,新锐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开发者_如何学编程公司作为AI技术的具体研究开发者和应用者也提出了对AI伦理的理解。以特斯联为例,目前包括重庆、迪拜等在内的中外重点城市已经开始推进人工智能城市AICITY的落地,AI伦理无疑将成为未来AITCITY建设的重点关注方向。对于需要特斯联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业务的公司来说,融合中西伦理观念,使其更加普遍和指导,不仅是业务开展的需要,还从具体的操作水平上弥补了当前AI伦理研究的盲点。
围绕人工智能伦理的探索,从当前的伦理问题思考到未来可能会产生相对明确、普遍性强的伦理原则,形成伦理测量,进而进行伦理符合性评价是未来人工智能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中西方在道义与功利的伦理价值取向、情感主义和理性主义文化精神等层面存在差异,导致了对于AI伦理的阐述和解读形成了不同的思想阵营。以疫情中东西方社会对个人健康代码的态度和反应速度为例,不同文化心理下的市民对公众安全和隐私之间的游戏有不同的理解。
另外,有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面对人工智能本身的复杂性和未来发展的巨大不确定性,目前无法计算和预测超人工智能是否会造成危害,有哪些危害。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希望通过伦理原则对人工智能产生负面影响形成制约。对于特斯联这样的科学技术公司来说,如何将伦理研究嵌入到技术研究开发中,深入融合两者,解决现在和未来的问题,最大的效用发挥人工智能的正面作用一定是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重要课题。
革命性技术的到来总是伴随着这样的认知冲击。从转基因技术到克隆技术到现在的人工智能,随着人们知识界限的扩大,伦理类别的讨论也一直伴随着。未来的AI伦理研究和应用必将是学界、政界、司法界、科学技术界共同构建的有机生命体,向世界通识逐步发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