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新闻,最近有两条新闻让岛叔很关注:
在重庆,71岁的胡大爷突发心肌梗塞。在豫康码黄码,没有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情况下,重庆市中医院医生果断决定:“救命啊,不用等核酸结果了!”72分钟后,胡大爷做完手术,脱离了生命危险。
重庆市中医院利用异常代码专用通道救命。来源:重庆日报
在青岛,一个孩子需要做肝母细胞瘤手术,医生被限制在社区内。网友转发救助信息后,社区和当地防疫部门积极跟进,手术进行顺利。
转发网友救援信息。来源:网络
两地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赢得了无数网友的称赞:这就是“生命第一”!疫情防控与治病救人并不矛盾。隔离或围堵是挽救生命的手段,最终目的是保护每个人的生命。有关部门一再重申,疫情防控不能耽误患者救治,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但现实中,一些地方把手段当成目的,一味地“为封而封”,把“生命至上”扭曲成“逃避责任至上”,搞出“人死不死无所谓,但不要让我受罚”的混账逻辑。不仅酿成生命悲剧,也动摇了群众对防疫政策的信任和信心,破坏了防疫工作的大局。群众对这种“防疫官僚主义”造成的次生灾害深恶痛绝。
解决这类问题,根本还是要靠制度建设。两名患者能否成功就医,取决于相关医生、社区干部和防疫部门的努力。在疫情防控已经常态化的今天,我们希望这种责任能够更多,也希望相关部门支持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精神。
在为见义勇为行为点赞后,以下网友关注:重庆市中医院的医生是否因此受到了处罚?如果没有惩罚,会有奖励吗?
事实上,对于疫情期间如何实施医疗,国家已经有了明确的制度安排。2020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流程的通知》,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危重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进行核酸检测,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拖延或推诿危重病人的救治。
今年1月,就有孕妇因医院拒绝而流产的案例。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专门召开会议指出,对急危重症患者,无论有无核酸证明,都要在医护人员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尽快救治。此后,各地出台文件,以疫情防控为由延误治疗被写入法律法规。
这一次重庆的“生死时速”,正是因为重庆市中医院较早制定了《新冠疫情下急诊患者介入手术抢救流程》,为类似情况准备了预案,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应急反应提供了制度依据,让他们能够救助患者。
为了防控疫情,一线医疗和基层工作人员压力最大,最辛苦。他们不得不面对大量的工作和处理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上级必须了解一线工作的复杂性,避免以简单问责代替资源支持,充分信任并适当授权一线人员,从制度上明确规定应急处置方式和免责情形,避免事故发生后甩锅或盲目问责。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增加一线人员的思想负担,在处理突发情况时不敢自信,犹豫不决。
道叔期待有一天,“生命的速度”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