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2月28日电(记者张强)记者28日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安徽共有3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88处,省、市、县三级6000余处。有国家级非遗传传承人119人,省、市、县级传承人近8000人。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学习基地(学习中心)87个,省级非遗教育学习基地30个。
据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安徽不断推进非遗传遗产保护,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保护名录不断完善,非遗传遗产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传播方式和内容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人人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安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法律保护。设立惠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和安庆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探索“传承扶贫”模式,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实现脱贫。“非遗直播”形式,帮助非遗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扶贫就业工坊及相关非遗企业拓展销售渠道。
同时,构建非遗名录体系,不断扩大和完善国家、省、市、开发者_C百科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计划和“名师带教”工程。发掘和应用传统工艺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和技术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开发出一批工艺精湛、面向大众、具有非物质元素的安徽品牌传统工艺品及其衍生品。广泛开展非遗“五进”活动(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公共文化场馆)。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已完成37位国家级和10位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征集和记录工作,其中文献片131部,总结片37部,文字口述资料350多万字,图片1.5万余幅。
2021年,安徽将打造非遗车间,以传统工艺为主,选择覆盖面大、员工多、适合带动就业和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命名建立非遗车间;选择非遗作坊产品参加各类展会,进入旅游景区展示销售,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具有乡镇、街区特色的非遗项目,一地打造品牌,培育一批非遗乡镇、街区。
同时实施了传统工艺振兴、名录体系建设、传承基地创建、传播推广、传承人记录等五大工程。
此外,还举办了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大运河(安徽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澳门“根与魂——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7项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非物质购物节”“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安徽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传承人研修等系列活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