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奥地利《新闻报》报道,中国游客对“快餐旅游”不再感兴趣。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远离他们的日常大都市,寻找自然和正宗的食物,去更远的目的地。在家里展示旅行照片和“战利品”变得无关紧要,个人经历是新的身份象征。
开发者_JAVA百科 《日本新华侨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游客“购物狂欢”现象有所减弱,“体验式”观光深入探索日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热度正在上升。
据新西兰天威。com,一项调查发现,前往新西兰的中国游客呈现出新的特点,奢侈品购物减少,人们更加注重旅行期间的文化体验和美食享受。
最近,根据奥地利旅游局的统计,约有三分之一来奥的中国游客选择自由行,平均年龄已降至40岁左右。这些中国游客的旅行计划越来越灵活。即使是小团体旅行,他们也有定制的套餐。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研究成果暨出境旅游发展报告》显示,自由行、新团游等“个性化”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中国出境游客的青睐,且占比越来越高,与团游几乎势均力敌。近年来,老式的低质量团队旅游模式因其服务缺陷而受到批评,如人数太多、自由度差、不灵活、购物安排太多、无法满足个人需求。相比之下,小群体、个性化、主题化、高品质的“新”出境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中国游客的认可。
从横扫国际奢侈品到重视产品内涵和附加值;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等从众观光,到领略风土人情等个性化体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对“快餐旅游”不再感兴趣,开始了出国旅游的新消费模式,逐渐从“数量消费”转向“质量消费”。这些可喜的变化,逐渐更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游客的刻板印象。
中国游客改变出境游方式、重视个性化体验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节假日的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5%。作为消费增长的长期动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中国游客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促使他们选择高质量的服务。假期的增加也给了中国游客更多的时间去追求深度体验。
二是科技进步。大数据环境下,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游客更容易获得航空、酒店、景区等必要的信息和服务评价。同时,交通的便利和签证环境的改善,大大降低了个人或小团体独立出行的难度。
第三,社会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密切,固有的文化障碍逐渐消除,中国游客的心理障碍也随之消除。如今,中国游客在国外旅行时,有意愿和勇气去探索当地的习俗。
第四,中国游客个人素质的提高。随着国民教育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游客的外语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体验日益丰富,旅游模式也更加成熟。他们不再盲目的在著名景点购物打卡,而是选择多和当地人交流,体验不同的文化。
近年来,中国游客“个性化”的出境游模式,倒逼旅游服务供给侧改革。旅游服务业需要在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集约化上下功夫,在为游客提供更满意体验的同时,充分控制成本。这是出境旅游行业的生存之道。
中国的出境旅游正处于最佳状态。未来,中国出境旅游将继续大规模增长,市场细分将继续深化。“目的地下沉、源头下沉”的双重下沉现象将更加突出,小众市场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无论是跟团游还是自由行,都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