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20项措施,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
为什么要优化调整?二十条措施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近日,媒体采访了国家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司一级巡视员何清华、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侠客岛对相关观点做了摘录。
1.问:为什么要推出二十项优化措施?这是“平躺”的意思吗?
答: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持续跟踪全球疫情、病毒变异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结合《第九版防控方案》政策实施评估,经过专家反复深入研究论证,提出了20项优化政策措施。优化后的防控政策措施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处置过程中的一些瓶颈和难点,如隔离资源紧张、采样和检测能力不足等。有限的资源要尽可能投入到疫情传播风险高的人群和地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弱势人群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不足,部分地区疫情有一定规模。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开发者_Go百科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第二十条优化措施不等于放松。“外防进口,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出清”的总方针没有变,只是要求更高,标准更严。防控措施要更加精准、科学、快速、有效,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将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国家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一级巡视员何清华接受媒体采访。
2.问:为什么对密切接触者的控制措施由“73”改为“53”?为什么不再判断紧密联系?
答:这是基于科学研究的结果和判断。发现奥米克隆突变体最长潜伏期已经缩短到8天左右,5天内发现阳性的可能性非常高。31个省份的试点评估研究发现,密切接触者在最后一次暴露后5天内阳性率达到94.5%,7天时接近99.7%。因此,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隔离,后续风险由3天居家隔离覆盖。此次调整可以节省近30%的集中隔离资源,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减少集中隔离资源的占用。
在一个多月的试点评估中,10万人中阳性率只有3.1%,也就是说10万人在管,可能3个人阳性,效率很低。只要及时判断和控制紧密连接,就更有可能降低二次紧密连接的阳性检出率。总的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立平接受媒体采访。
3.问:为什么要将高危区域溢出人员的“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答:高风险区溢出是指在确定高风险区之前离开风险区的人。根据试点评估的结果,高风险地区的溢出风险较低,因此相应调整了控制措施。“7天居家隔离”期间,给予代码管理,不允许人外出。也就是说,如果在A地划定了高风险区域,就要对高风险区域内的人员进行封闭控制,但在A地划定高风险区域之前,流入B地的风险人员在B地被跟踪后,要在家隔离控制7天,根据第九版防控预案,外溢的控制期
对于高风险区域,优化措施将划定范围缩小为“一般按单元、建筑物划定”,强调不得随意扩大。高危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感染病例,降为低危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域要及时解封。科学准确地划定风险区域,可以避免大规模控制普通人的出行。相关措施不是放松,而是要求更加准确地判断流向调整和风险区域,把需要管理的风险管理好,把需要落实的措施落实到位,把调整调整好,尽可能地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5.问:未来将如何进行核酸检测?
答:在无疫情地区,应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预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和重点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只在疫情基数不明的情况下进行,如传染源和传播链不明确、社区传播时间长等。
6.问:如何控制那些“时空相伴”的人?控制时间怎么算?
答:时空同伴为疫情相关场所暴露人群,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对于这类人员,要求转隶后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检查。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都是各地超重的做法。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法,控制时间均从人员的最后暴露时间开始计算。
7.问:在对外防御投入方面,措施是否有所调整?
答:二十条措施取消了进港航班熔断机制;登机前48小时内将两个核酸阴性证明减少为一个;明确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35;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护”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实行代码管理,不得外出。
8.问:如何整治“一刀切”、层层加码?
答: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专班,每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尽可能防止和杜绝“一刀切”和不同层次的加码。
应对挑战,需要全面、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20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地各部门强化责任,强化战斗技能,认真负责,深入基层和一线,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攻坚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