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员工指责用户“卡贩子”事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线上宣传成为移动关注的又一焦点。为了加强企业的宣传能力,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向内部多名员工颁发了“自媒体”证书,鼓励他们代表移动在互联网上发言。在作者最后一篇文章发表后不久,获得“自媒体”证书的移动员工顾佳迅速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回应文章,完全避免了大量的移动问题。此外,顾佳的文章将矛头指向参与维权的用户和媒体,不仅指责用户是“卡商”、“打着媒体曝光的幌子威胁企业的暴徒”,甚至声称要利用法律渠道起诉参与曝光的媒体和用户。一时间舆论哗然,网络上掀起了骂战。
作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注册员工之一,顾佳的观点无疑代表了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观点。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所有维权的用户都是“卡商”和“乌合之众”被Mobile考虑了吗?是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被“利用”了?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看移动的第二次公关行动。
2、移动公关文件泄露事件
央视财经微博爆料可能关注315晚会的移动无限流量套餐后,移动集团发布的内部文件在网上悄然流传。根据这份内部文件,截至2015年2月2日,中国移动共有70万无限流量套餐用户。说70万用户是卡商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不能否认卡商的存在,但正常付费的用户并不少。
面对媒体和舆论的高度关注,移动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用户的投诉,而是通过与政府、消费者协会和媒体的公关来压制这件事的影响。然而,面对大量用户正常使用的需求,移动却继续视而不见。
开发者_如何转开发此外,移动内部文件也证实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山东移动确实为无限流量套餐的用户开通了4G功能。这一事件的确认,也对移动的第三次公关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自相矛盾的移动官方公告
就在移动因为这次内部数据泄露而受到舆论关注的时候,移动集团官方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声称“依法依规解决wap月套餐订阅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是好事,那么Mobile是如何“依据法律法规”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根据移动官方微博显示,2G时代无限流量套餐接入网络的平均速率约为100kbps。虽然Mobile在2006年就停止了这个套餐的开发,但它仍然“投入了大量资源来维持原有的服务水平”。但从笔者采访获得的数据来看,包括上海移动在内的很多移动台,早已通过技术手段将无限流量套餐的使用率限制在8k左右。除了限速之外,一些地方的移动也限制了这些套餐可以使用的服务,人们常用的QQ、微信也在限制之内。这一行为被用户直接解读为“强迫用户放弃原套餐”,引发了很多地方的抗议。
从用户当年的合约不难看出,当初签订的协议只是规定通过CMWAP节点上网可以享受不限流量,而不是所谓的“WAP套餐只能访问WAP网站”。换句话说,只要4G还保留着CMWAP上网方式,用户的诉求并没有不妥之处。移动提到的“WAP月订套餐”只是很多移动台私改名字的产物,本质上就是原来的“CMWAP无限流量套餐”。面对移动的更名和正当化,用户不得不拿着当初办理业务的合同去找移动投诉。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山东移动确实为无限流量套餐用户开通了4G服务,所谓的“明确标注WAP月套餐不适用于4G”并不准确。
事实上,用户投诉的焦点并不是使用4G,而是能否正常使用原来的套餐。一边钱照收,一边通过限速限内容的方式千方百计阻止用户的正常使用,这样逼迫用户转套餐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解。限制所有无限流量套餐用户正常使用,是因为少数无限流量套餐用户对4G的需求不合理,这才是用户投诉的关键!当然,这也是移动避免提及的。
总结:
对于通过虚假陈述威胁移动员工的非法维权行为,笔者强烈谴责并支持对移动举报的处理。但中国移动集团是否有勇气应对移动员工的虚假甚至疑似人身攻击?在拒不承认自己错误行为的同时,片面指责用户合理要求,甚至通过官方微博歪曲客观事实,这种不真诚的公关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在网络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单靠公关压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面对流量套餐无限的问题,移动应该拿出应有的诚意!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