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给字开头的成语。含有给字的成语有:自给自足、目不给赏、目不暇给等。
给,汉字,有 gěi 和 jǐ 两种读音,常用作动词、介词和助词。
一、给的释义
表示交付、送与、替,为、被,表示遭受、把,将等;还表示供应、富裕,充足、敏捷意。
二、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纟合,汉字部件分解: 纟人一口
笔顺读写:折折横撇捺横竖折横
三、字形演变
迷迷糊糊 2022-06-05 11:14
1、有机可乘 yǒu jī kě chéng
成语解释: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开发者_如何学Python的的机会。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0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待何时?”
成语例子:闻之窃喜其有机可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胭脂》)
2、有求必应 yǒu qiú bì yìng
成语解释: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成语出处:唐 李烟《妒神颂》:“所求必应,高山仰止。”
成语例子:110报警台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到老百姓有求必应。
3、有口皆碑 yǒu kǒu jiē bēi
成语解释: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成语例子:他的廉洁和简朴,在我们家乡一带是有口皆碑的。
4、有目共赏 yǒu mù gòng shǎng
成语解释:赏:称赞。谁看见了都称赞。
成语出处:清 陈裴之《湘烟小录 瑞兰雪涕拜题》:“云公子人品学问,有目共赏。”
成语例子: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
5、有恃无恐 yǒu shì wú kǒng
成语解释: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毫无顾忌。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成语例子: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闻一多《演讲录 民盟的性质与作风》)
小新新 2022-06-05 11:18 开发者_开发问答 是是非非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是古非今 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是非自有公论 〖解释〗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是非只为多开口 〖解释〗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是非之心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是非之地 是非曲直 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是非分明 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是非颠倒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是非得失 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脚踏秦淮两岸 2022-06-05 11:19 开发者_运维百科
没有给字开头的成语,包含给字的四字词语有:声钟给赙、救过不给、给孤独园、口谐辞给
给拼音:gěi,部首:纟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
笔顺:フフ一ノ丶一丨フ一
释义:
1、交付,送与:给以。给予。送给。献给。
2、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给他一顿批评。
3、替,为:给大家帮忙。
SNOW_130 2022-06-05 11:20 开发者_JAVA百科 1、说一不二成语拼音:shuō yī bù èr成语解释: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2、说黄道黑成语拼音:shuō huáng dào hēi成语解释: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说黄道黑,拨置害人,无中生有撺掇他。” 3、说嘴郎中成语拼音:shuō zuǐ láng zhōng成语解释:比喻喜欢说空话、大话而没有本事的人。成语出处: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11章:“原来全是些靠不住的说嘴郎中!”4、说东道西成语拼音:shuō dōng dào xī成语解释:没有中心地随意说。成语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5、说来话长成语拼音:shuō lái huà cháng成语解释: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
yz246875 开发者_高级运维 2022-06-05 11:26
没有也字开头的成语。
也字开头的词语有:也许 、也罢、 也好 、也波 、也则 、哎也 、也已 、再也、 也门 、也克、 耳也 、欧也 、也曾 、挨也
拼音:yě
释义:
1.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非不能~,是不为~。
2.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3.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地之相去~,千有余里。
4.姓。
5.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可以养鱼。
6.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会法语。游客里面~有坐车的,~有步行的。
7.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去,你不去我~去。他左想~不是,右想~不是。
8.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来了。即使你不说,我~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
9.表示委婉:你~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只好如此了。
10.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乐得合不拢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