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遇难、536人受伤,青海14人遇难、受伤198人。为何此次地震伤亡较为严重?各方专家表示,这与地震发生时间、房屋结构质量和震中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低温寒潮影响下,接下来的救援工作最大难点是什么?上游新闻根据公开报道梳理原因。
积石山6.2级地震为什么破坏性强、伤亡多?
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周洋表示,本次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在夜间23:59这个时间点,夜间地震肯定是比白天造成人员伤亡更多。
此外,此次地震宏观震中是在临夏州积石山县柳沟乡,乡村地区的房屋普遍没有系统的抗震设计,缺乏抗震理念,再加上房屋所用的建筑材料性能相对来说差一些,脆性很强,钢筋用得少,使得农村地区的房屋普遍具有小震致灾、大震巨害的特点。
另外,此次地震震源深度是10公里,相对比较浅,这几个因素叠加之后,它的震损就比较多,人员伤亡也比较大。震源深度小于10公里,意味着能量能够迅速传到地面,而且它在传播路径中的能量耗散相对来说要少很多。相同震级下,震源深度越浅,地震影响越大、伤亡越多。
震区位置有何特殊?
中国地震局19日介绍,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震源机制为逆冲型破裂,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衰减基本正常。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分析认为,甘东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属于南北地震带组成部分,从震源机制解看为逆断层型地震,推测发震断层为北北西向拉脊山北缘断裂。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长期挤压作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发育着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临潭宕昌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迭部白龙江断裂、塔藏断裂、岷江断裂、雪山断裂、虎牙断裂等多条深大断裂。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研究员贾群林介绍,从此次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来看,6.2级属于中到强烈级别的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这种级别的浅源地震对地表破坏较为严重。震中距积石山县只有8公里,震中周围村子密集。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3次,均为孤立型或主震-余震型地震。截至19日4时,此次地震共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9次,其中3.03.9级地震7次,4.0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19日0时59分发生的4.1级地震。
救援有哪些难点?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12月19日,积石山震区及周边地区后半夜至凌晨的最低气温较低,在-9℃到-15℃之间。据悉,此次地震的救援环境与今年2月份发生的土耳其地震相似,都属于低温地震救援。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研究员贾群林称,一般意义上的72小时黄金时间只适用于室外温度在15-25℃的情况,而在零下极端低温天气下,72小时的黄金救援窗口期会大大缩小。现在在废墟下压埋的人员,他们的体能和耐受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要想提高救援效率,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快。
12月19日6时30分,中国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二级应急响应。而对于救援工作而言,最需要关注的是高海拔地区的低温。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当地气温为-14℃至1℃,风力3至5级。
公开资料显示,甘肃积石山县海拔1735米至4309米,县城海拔2300米左右。过去三年,该地区12月下旬平均气温为-7.6℃,最低气温为-17.9℃。
甘肃厚天灾害救援中心分队长汪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救援最大的难度在于当地的低温天气,西北冬季温差大,目前最低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被困人员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加上地震发生在深夜,很多人来不及躲避,一夜过去,情况很难预料。
孙士鋐提到,最近受低温寒潮天气影响,可能有的房屋成为危房,短时间不能住,要警惕寒冷天气冻伤以及取暖引发火灾等问题。
此外,此次地震发生区域属浅山区,且多为石头山。地震发生后,当地出现山体滑坡的概率非常大,尤其是要注意落石、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12月19日,甘肃临夏积石山县6.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本次地震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原震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5级强余震的可能性。
消息来源:央视新闻、新京报、澎湃新闻、中国天气网
编辑:唐文培责编:廖异审核:冯飞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