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说,现在国内转基因产品推广似乎不是非常乐观。农业部对于转基因作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发放有严格的程序,包括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等多个阶段。但3-5年实现商业化,也不是没有可能。
已有多个抗虫玉米品种已进入或完成了生产性试验阶段,大北农生物技术中心总经理吕玉平向《财经》记者透露,该公司今年年底就要提出安全证书申请。此前,国内只有转基因抗虫水稻和高植酸酶玉米并获得了安全证书,但都卡在品种审定阶段,阻力来自于反对转基因人士、公众的不信任乃至政府抉择。
围绕转基因玉米,情况产生了变化。开发者_StackOverflow“玉米可能是最先撞线者。”吕玉平说,最快3年左右,转基因玉米可能率先产业化。
中国是第二大玉米消费国,主要用于生产饲料,工业用途也增长迅速。近年来,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保持在5亿亩以上,同时,每年还要进口300万—500万吨的转基因玉米弥补消费缺口。另外,尽管玉米属于主粮,但将转基因玉米全部用作动物饲料和工业生产,其商业化的争议将远低于用于食品。
在玉米种植中,虫害是大问题。我国每年因虫害损失玉米3000万吨以上。2012年,东方黏虫灾害在东北大爆发,波及面积近5千万亩,绝收面积64万亩,经济损失达20亿元。
解决虫害,成为推进抗虫玉米产业化的重要动力。1997年,中国批准种植转基因棉花,也是迫于失控的棉铃虫灾害。现在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占棉花作物面积的90%以上。国内研发的抗虫玉米品种,能够抵抗地上、地下的多种害虫,特别是像东方黏虫等中国特有的玉米害虫,跨国种业巨头都没有相应的抗虫基因研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