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果MM2011 开发者_运维知识库 2021-07-07 20:21
李唐,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北宋徽宗时画院画家,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金兵攻破汴京后,他辗转到了临安,以卖画为生。年近80被举荐入宫,授成忠郎、画院待诏,颇受高宗赵构赏识。擅长山水及人物故事画。山水取法荆浩、关仝及范宽而有所变化。布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大斧劈皴,积墨深厚,开南宋一代山水画新风。《万壑松风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李唐70岁左右的手笔,反映了李唐北宋时期的山水画面貌。藏于同一地的《江山小景图》卷与前幅的格调接近。故宫博物院藏的《长夏江寺图》为绢本重青绿设色,虽为青绿山水,仍以墨笔勾皴为主,勾勒挺健多断折,皴笔横劈竖砍,放纵自由,以“大斧劈皴”和青绿着色相结合,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创造。李唐也擅长人物故事画,故宫博物院藏其所绘的《采薇图》卷和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晋文公复国图》卷都是借古喻今的作品。
360U2976493916 开发者_C百科 2021-07-07 20:22
晋献公和狐季姬的儿子,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
晋文公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Clocrfual 2021-07-07 20:35 晋文公称霸的关键性战役是“城濮之战”一、 战争起因,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攻入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文公因宋公曾待他很好,便想救宋。二、战争过程1、战争初期:晋文公在军事上,决定不直接开发者_Go百科救宋,而首先讨伐曹、卫。希望引诱楚师北上,坐收以逸待劳之功。其后又遣使至齐国通好。在政治上,晋文公与齐孝公结盟,成功地把齐国拉到了自己一边。2、战争中期:晋军攻下曹卫后,由于楚国并不回援,仍继续猛攻宋国。晋国于是采取以下方法分化楚军,首先,让宋国使者去贿赂齐、秦二国,使齐、秦劝楚退兵。其次,晋国分曹、卫的田地给宋人,以激怒楚国人,逼其不听齐、秦的劝解。齐、秦劝楚不成,必然坚定了站在晋国一边的立场,决定出兵对楚作战。终于,当楚成王见晋军破曹降卫,而且与齐、秦结成了联盟后,感觉中原形势已变,于是命令令尹子玉撤回围宋的军队,但是楚令尹子玉一向骄傲,不听楚成王劝告,仍决定与晋国一战。3、战争末期当楚军与晋、宋、齐、秦四国的军队在城濮这个地方互相对峙时,晋文公退避三舍,以骄敌兵,最终打败了子玉的楚军。子玉最后自杀以谢罪。三、战争结局城濮一战使晋文公建立了霸权,楚国北进锋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晋文公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又一位霸主。
麻烦才用 2021-07-07 20:35
李唐,原是北宋时期的画院待诏,离乱后,他到临安街头卖画,被一个内官发现后又重入画院。他是宋代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所画的山水、花鸟、人物、耕牛等皆精,山水成就最为杰出,成为南宋画院盟主。所作笔墨峭劲,气势雄峻,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法,画水打破鱼鳞纹程式,得盘涡动荡之状。
李唐师承古人而超越古人,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一位人品正、画品高,震烁古今之现实主义伟大画家,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的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乳牛图》、《江山小景图》、《长夏江寺图》、《采薇图》、《濠梁秋水图》、《晋文公复国图》、《山水》等。李唐也培养了一些弟子,马远、夏圭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画风,并和他一起,并称为“南宋四家”开发者_如何学Go。
木子肖焉 2021-07-07 20:37 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与五代的关仝一起,被认为是“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他们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继者有王士元、王端、燕文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纳、王诜等。除北方山水系统的山水画外,长于界画的郭忠恕,善于表现湖山小景的惠崇、赵令穰,以及继承唐代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的王希孟等,都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各自的独特贡献。 南宋时代的山水画家,一部分人仍在表现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全景式的构图,细腻的皴法,曲折多变的山势都来自于上一时代大师的创造。传为宗室画家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故宫博物院藏)卷实际上是南宋画院高手的作品,代表了承继上代山水画法的作品。其弟赵伯驌有《万松金阙图》(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写临安凤凰山景色,点染与勾画相合,笔法朴拙,是在传统青绿基础上,吸收董源、米芾等的水墨技法而成的新风格。但真正代表了南宋一代山水画创作的是那些讲究意境的创造、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所谓“偏角山水”。画家以突出一个局部的方法来加强描写的力度,用笔更加泼辣,水墨的韵味发挥得更加充分。李唐是公认的开创这种新风的一代宗师,他的《万壑松风图》轴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继承他的技法的刘松年则在描写江南景色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马远、夏圭更是因为构图多截取一角或片断的不全之景,画面中留下大块的空白,而被人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这种构图简洁,主体鲜明的山水画有一种全新的境界。正是这种创新引起了许多评论,而有的评论甚至从政治的角度认为他们的山水是对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的“残山剩水”的反映,已属附会之说。米友仁的云山墨戏法则流传于文人士大夫画家之中,成就同样可观。 ◆李唐,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北宋徽宗时画院画家,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金兵攻破汴京后,他辗转到了临安,开发者_StackOverflow社区以卖画为生。年近80被举荐入宫,授成忠郎、画院待诏,颇受高宗赵构赏识。擅长山水及人物故事画。山水取法荆浩、关仝及范宽而有所变化。布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大斧劈皴,积墨深厚,开南宋一代山水画新风。《万壑松风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李唐70岁左右的手笔,反映了李唐北宋时期的山水画面貌。藏于同一地的《江山小景图》卷与前幅的格调接近。故宫博物院藏的《长夏江寺图》为绢本重青绿设色,虽为青绿山水,仍以墨笔勾皴为主,勾勒挺健多断折,皴笔横劈竖砍,放纵自由,以“大斧劈皴”和青绿着色相结合,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创造。李唐也擅长人物故事画,故宫博物院藏其所绘的《采薇图》卷和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晋文公复国图》卷都是借古喻今的作品。 ◆刘松年,钱塘(杭州)人,因居清波门而被人称为“暗门刘”,是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时的宫廷画家,他的老师张敦礼是李唐的学生,因此他的画风与李唐一脉相承。他的山水、人物都有很大的影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四景山水》卷是其山水画代表作,分四段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色,并穿插以人物活动。与李唐的取材不同,刘松年多描写西湖一带的风光,因此他的绘画风格显得精细秀润一些,与李唐的气势雄壮形成了对比。 ◆马远,字遥父,山西永济人,宋光宗、宁宗时的画院待诏。他的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都是画院画家。他近承家学,远学李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对南宋后期院画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山水画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以小见大,时人称之为“马一角”。在用笔上,他扩大了斧劈皴法,画山石用笔直扫,水墨俱下,有棱有角。故宫博物院所藏《踏歌图》可称是他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画中远峰巨石下,竹翠柳疏,几个老少农民歌舞于垅上,形象地表达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的诗意。同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水图》也是他的代表作,原为册页,今裱成手卷,以勾线为主,分别描写十二种水态,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技巧。其人物、花鸟画也有《华灯侍宴图》(两本,一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在重庆市博物馆)、《梅石溪凫图》(故宫博物院藏)等小幅真迹。美国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还藏有其《西园雅集图》卷,上海博物馆藏其《欢梅图》轴,也为珍品。其子马麟,承家学,工人物、山水、花鸟,曾为画院祗侯,代表作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山水画《静听松风图》轴、故宫博物院藏的花鸟画《层叠冰绡图》轴,画风较其父更为致密纤巧。 ◆夏圭,字禹玉,钱塘(杭州)人,宋宁宗时画院待诏。画风与马远极为相近,构图亦多空白,人称“马半边”,画史中多以“马、夏”并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其《溪山清远图》卷,画面上巨石远山、丛林茂树、楼观村庄等都布置得疏密有致,笔法坚挺峭秀,将烟雨迷蒙的江南景色,描绘得极其清幽秀丽。他的另一代表作品《山水十二景图》卷现只存四景,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各自独立成章,但在布局上却连为一气,描写江天空阔的黄昏景色。夏圭的小幅作品,大都笔法简括,墨色苍润,诗意浓厚,故宫博物院藏的《遥岑烟蔼图》为其代表。另有藏于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的《洞庭秋月图》轴,也是夏圭精品。
精彩评论